如果覺得「自己要足夠傑出、有能力或特別,才有活著的價值」
往往做任何事,都是為了受到認可,補償自我價值感缺失的遺憾。
硬逼自己「應該」要進步、「應該」要成長或「應該」要努力。
然而,對自己施加的作用力,往往反彈到自己身上。
症狀包括但不限於:
……族繁不及備載,其皆出於「不認為自己是個獨立且有價值的存在。一定要受到他人認可,或是活成某種樣子,才有活著的價值。」
相反,如果做一件事的動機是「好玩」
沒有「應該」,就不需要別人認可自己有沒有達到「應該」的標準。
好玩和有趣的作用力,是由內而外散發的喜悅的心情,以及蓬勃的生命力。
—
本來只是想看到底怎麼畫髮辮,
結果一看這個頻道發現:為什麼她綁頭髮看起來那麼好玩???
我才知道,以前的學習不能算數。
真正的學習是從這一次開始,所以我寫了這篇文章來記載這件事。